没错_这是一篇刘霍文

【刘霍】天路无期(34)又名这是一篇刘霍文(上)

过去半年来,李胜和他的属僚们一直在忙碌着。中原的粟米,齐鲁的织物,荆楚的木材,源源不断地运到他们管理的仓库,又经由数万民夫,一步步运往北疆前线。今上即位以来,征伐不断,然而如此大规模的物资调运,却实属空前。

数年来积攒下的粮草填满了仓库。铁匠们把炉火烧得更旺、日夜操劳。而日行千里的侯骑,几乎每天都要从驰道上飞奔而过。

人人都能看出,大战在即了。




就在他们忙活了数月后,从关中出发的第一拨大军,终于出现在了眼前。那是数以万计的骏马、骑士。大汉的精锐出函谷关,浩浩荡荡,向东而来。

尘土漫天,旌旗蔽日。

李胜知道,这只队伍中将星云集。有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飞将军李广,久经战阵、成熟老练的公孙贺,忠肝义胆的公孙敖,还有年少有为的后起之秀平阳侯曹襄。当然,坐镇中央的,就是龙城之战打破匈奴不可战胜神话的名将、首创对匈奴长途奔袭的战略家、适合指挥大规模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大汉第一帅才——大将军卫青。

四年前,大将军也是经由这里,前往定襄出塞。那时候,李胜还只能远远地看着他。此次李胜终于有资格负责接待了。

大将军虽然只是匆匆路过,这一面之缘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和那惊人的履历相比,至尊至贵的大将军看上去如此年轻,却又如此礼贤下士、平易近人、身先士卒、温润如玉,令人由衷敬佩。




送走大将军后不过旬日,李胜和他的下属们又迎来了第二支队伍。这些人人数不多,仅有万余,神情刚毅,却看不出大战在即的兴奋。也没有大量使用旌旗,显得非常低调。然而,这些人身后车队中放着的精甲和硬弓彰显了他们的身份。

有人悄悄对李胜说,这一队是在陇西、北地良家子中精心挑选出的、最精于骑射、敢于深入的勇敢之士。他们在行军途中隐藏了周身杀气,实则疾如飚至,动如山倾。只等着在塞外一击而中,立下不世之功。

而带队的,则是深受天子器重的青年将领、飞将军之子李敢,还有期门军统领徐自为。

看着这些人隐藏不住的气势,李胜完全相信他们就是老秦故地的锐悍之师。他们的参战,让李胜瞬间对本次大战的胜利更加坚定了。




两日后,又一支队伍到了。一些好奇的孩童前往观望,却不由得吓得大叫。

李胜看了,也忍不住倒抽一股冷气。

这些人,腰间的弯刀闪着寒光。马背上还挂着不知用什么骨头做成的酒器,无比瘆人。他们叽里咕噜说着的李胜从未听过的神秘语言,仿佛来自世界尽头。整个队伍充满了一股奶酪味儿。

“匈、奴、人、入、边、啦——”

身边一个苍老而凄厉的喊声传来。

李胜皱眉一看,他认得这位老者。老者在孝文皇帝时曾戍边备胡,现在想必是被勾起了什么恐怖的回忆。

“大爷,您别担心。”李胜让一位下属前去安抚他,“他们是河西属国军,是自己人。”

大汉的匈奴军团,即将返回草原驰骋。来如天坠,去如电逝。

李胜自己则又取出竹简,复习了一下那个拗口的名字——安定属国大且渠、楼专王伊即轩。

这是什么鬼?自己待会儿就要接待他吗?语言不通怎么办?有没有带翻译?




李胜正在头大的时候,一小队骑手朝他的方向奔来。他们经过属国军时,那些彪悍的匈奴战士纷纷行注目礼。

来人的首领是一个英武矫健的青年。他的手下报上名号,是鹰击司马赵破奴。

李胜知道自己不用担心翻译的问题了——他等的人要来了。

赵破奴问道:“都准备好了吗?”

“河东太守李胜,恭迎骠骑将军!”



(先写了一小段...... 未完待续)


评论(6)

热度(25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